东莞市凡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为您免费提供二手工业机器人,码垛机器人,焊接机器人等相关信息发布和资讯展示,敬请关注!

媒体报道

NEWS AND INFORMATION

工业机器人综合服务商

碧桂园餐饮机器人量产, 预计年产能达4000台, 加码布局餐饮业态!

发布时间 : 2020-04-17

据了解,碧桂园旗下专攻机器人餐饮的千玺机器人餐饮集团于4月10日在佛山博智林机器人谷正式成立机器人组装工厂。

 

  据负责人介绍,建立组装工厂是为满足千玺机器人餐饮集团今年各项业务快速发展要求,进一步扩大设备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满足目前订单需求。

 

  此次成立的组装工厂首先投入使用的生产车间面积为1.2万平方米,后续将扩大至5万平方米,工厂将承担生产组装千玺集团自主研发的煲仔饭机器人、汉堡机器人、雪糕机器人,以及各类业态设备和试验机。预计2020年产能将达到4000台。该工厂员工数量近200人,并将根据业务增长情况持续调整。

 

  进军餐饮业

 

  此前,碧桂园在餐饮机器人领域已经实现落地,此次成立机器人组装工厂意在提升其有效产量。位于佛山顺德区碧乐时光的机器人火锅餐厅和机器人快餐厅已于2019年营业,位于广州珠江新城花城汇的Foodom机器人中餐厅也在今年1月12日正式开业。除了现在开业的中餐厅,碧桂园还自主研发了火锅、快餐、煲仔饭、粉面店等多个不同产品线。

 

  另外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碧桂园也向武汉、鄂州两地捐赠煲仔饭机器人,提供免费供餐服务,这个机器人站能随点随做,24小时不休,1小时可完成140份。3月底碧桂园召开业绩发布会,总裁莫斌就曾表示,煲仔饭机器人,未来也可满足社区业主和其他区域的餐饮需求。

 

  按照千玺集团原本的规划,两年内将在全国范围布局2000家门店,但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碧桂园的复工复产同样被推迟,已开业的几家机器人餐厅也一度因疫情防控而停业。

 

  截至目前,几家机器人餐厅都已恢复营业。记者上周末在花城汇机器人中餐厅发现,门口的炸物机器人出现了炸薯条、鸡米花等快餐产品缺货现象。对此该餐厅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由于恢复堂食后食客数量并不多,因此部分食材备料也被压缩,但周末食客增加导致部分产品提前售罄,“特别是一些小孩子对机器人很感兴趣,所以就卖得比较快。”

 

  土豪机器人谷

 

  碧桂园博智林机器人谷项目位于北滘,由佛山市顺德区博智林机器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11.19平方公里,以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业为主导,从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全面布局全周期产业链。

 

  在计划中机器人谷将包括六大功能组团:总部基地组团、智能制造组团、科研院所组团、综合服务组团、创新创业组团、会展商会组团。项目总投资将达800亿元,其中股东自有资金530亿元,总投资额与股东自有资金差额通过融资完成。

 

  机器人谷自2018年启动,2019年上半年加大开工投产,机器人谷一期项目2019年计划投资40亿元,占地23.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04万平方米。建设有科研办公、实验中心、科研试制中心、总部办公、综合服务等功能区域,计划2020年底完成建设。目前,已有博智林总部大楼、实验中心、科研试制中心、创研中心综合楼、机器人餐厅机器人谷旗舰店,北滘镇桃村工业园(首期)升级改造项目,东北大学佛山研究生院,机器人谷小学,幼儿园,南平路(暂定名)、博创大道、碧桂南路等一批项目正在建设。本次机器人组装工厂是机器人谷的又一项目。

 

  据了解,首开区也是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的研发和产业化基地,项目全部建成后,除用于博智林公司自身业务需求外,还将为入驻机器人谷的产业链上下游的科技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孵化器、加速器、创业团队等提供办公、研发、试制、检测、生产、生活配套等全方位服务。


  目前首开区内,已入驻有博智林机器人公司、博智林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以及清华大学-博智林联合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博智林联合研究院、西湖大学-博智林联合研究院,港澳青年(佛山顺德)创新创业基地,东北大学佛山机器人学院等高校、科研机构、创新创业团队,园区内开放创新的产业生态正在形成。

 

  千玺集团的机器人餐厅布局计划能否兑现尚不得而知,但从成立组装工厂及预期产能规模来看,该公司仍在继续推进规模扩大和布局扩张的计划。

 

  餐饮是一个生态

 

  要说机器人+餐饮行业,第一家打着“机器人餐厅”旗号宣传的绝对不是碧桂园。2010年济南的“第一家机器人餐厅”实则就是机器人服务员;2018年波士顿的“第一家机器人餐厅”实则是机器人厨师。虽然已经有不少商家为了追求高科技的噱头跟风开了很多机器人餐厅,都以关门告终。但他们失败的原因大多集中于机器人技术不成熟导致的“经常出故障“,”维护费用成本过高”、“功能单一”、“运营成本过高”,以及对于机器人”无情“的抱怨。

 

  在以上都有先例的情况下,厨师+服务员=碧桂园机器人餐厅,这样的自动化难度大么?从技术上角度上来讲,将工艺转化成自动化流程是最大难点,但在这个封闭域上,其实自动化又不是难事,预先设定好每道菜的工序和调料添加量,工艺化也只是时间多少的问题。

 

  此外,机器人炒的菜不会难吃,因为它有着最完美最标准的制作过程,只是机器人做的菜也确实没有灵魂。就餐饮业来说,老字号餐厅是“活久见”,靠口碑、靠时间一点点积累起来的;网红餐厅是“见光死”,曾风靡一时,但不过一年皆为凉凉……从目前技术层面综合来看,碧桂园的机器人餐厅更像是网红快餐厅。

 

  但碧桂园推出的机器人餐厅展示了整体生态的意义。


  餐厅一套自主研发的智慧体系,包括设备调度系统、客户点餐系统等是餐饮+机器人的核心。比如餐厅调度系统功能包括将订单拆分同步下单制作、统一调度管理设备、人机协作实现设备的可视化管理和实时交互等功能,客户服务系统则支持多渠道点餐、多支付模式和多餐饮业态,这种整体化的解决方案无疑是其中的亮点。

 

  随着5G技术的落地,物联网趋势的到来,送餐机器人未来必然也将与5G结合,打造以机器人网络为核心的IOT平台,实现餐厅机器人的信息共享与“无缝配合”,让机器人餐厅运行更加流畅,管理更加完善,效率也将进一步提升。在疫情过后,进一步扩大餐饮机器人的生产规模,意味着碧桂园之前对餐饮机器人的研究,已经不是一场“作秀”了,黑天鹅过后,更像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蓄力已久。

 

  但也正如餐饮行业的知乎网友评论,如果碧桂园的餐饮机器人不能区别于传统简单的整体操作系统的话,似乎存在意义也不大,服务型的机器人,对技术的要求更高,目前市面上没有哪一款机器人能真的完全替代人工的,大部分的机器人都只能模仿人类的某一个动作,而进行的重复性工作,比如现场很常见的“刀削面机器人”,另外洗碗机本质也是一款替代人工的机器。之所以称为机器人,不过是人类在制造开发时,把外观拟人化而已,柔性化服务仍然是一大技术难点。

 

  一个餐厅的运作,服务环境是相对复杂的,用餐时间是服务员们最匆忙的时刻,要精准的定位到餐厅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桌号甚至每一位用餐的人,即使是训练有素的服务员们偶尔也会失误,而光凭操作系统自定义操作的机器人,难度会更大。

 

  碧桂园的餐饮机器人生态能否打开新局面,我们仍然期待。


相关标签: